2017年6月28日 星期三

廁所中的垃圾桶 天爸用衛生棉後才懂的事

天爸從天媽的抽屜中找到衛生棉,小心打開,依常識是有黏貼的一邊貼在內褲上,讓吸水的一邊面向身體。但天爸看着這一小塊衛生棉,哪一邊向前都搞不懂,而且也沒有找到可以黏貼的地方。後來才知道天爸太小心,沒有把外面的防貼層撕走!即使如此,天爸還是使用了一整天衛生棉(只是會跑來跑去⋯)!


不少故事中,女生首次使用衛生棉都會鬧出笑話,天爸大概沒想到這些笑話會發生在自己身上。每當天爸身體虛弱,大便後便會血如泉湧。一般而言,天爸只要上床休息片刻就可以。但這一次來勢洶洶,天爸又急着要上班,所以不敢怠慢,馬上找出天媽的衛生棉救急!

使用衛生棉之後,天爸突然感到無比的安全感,終於可以上班去。但天爸也感受到女生的痛苦,當衛生棉使用久了,開始有點重量的時候,感覺真的很不舒服。所以要定時上洗手間更換!就因為天爸使用衛生棉,才發現洗手間裡的垃圾桶,原來是如此重要的!

先說,香港的洗手間不會放置垃圾桶,衛生紙使用後就直接丟馬桶。記得中學時到圖書館翻看台灣出版的健康類書冊,當中談到大便顏色蘊藏健康秘密,建議家長待小孩上完廁所,翻翻廁所的垃圾桶,看看小孩大便的顏色!

天啊!廁紙不是都丟馬桶內嗎?怎麼可能放垃圾桶中收藏?

直至二十年前來台灣念書,才發現原來台灣人習慣把廁紙放到垃圾桶中。而且垃圾桶不限女生廁所,連男生廁所都有放置垃圾桶。天爸當年掙扎良久,思考待會的廁紙應該往哪個方向丟呢?明明此動作與小時候的衛生教育相違背,到底應該入鄉隨俗?抑或堅持自我呢?那個年代互聯網不發達,電腦更是富家公子的玩物,天爸也不能上網查到相關資訊。最後當然要依台灣生活習慣,把衛生紙丟到垃圾桶中。最後此動作成為在台灣生活的習慣。


直至今次一家五口回到台灣生活,天爸最初也怕小孩不適應廁紙丟垃圾桶,但他們完全沒有適應期,是馬上做到了!很厲害啊!

我們家沒有電視,但在臉書上看朋友在討論衛生紙到底丟不丟馬桶,才發現原來台灣政府開始推動廁紙丟馬桶。就是說之後很有機會男生廁所不再放垃圾桶囉!

男生廁所不放垃圾桶?那天爸的衛生棉怎麼辦?上完廁所替換完之後,應該拿在手上回辦公室裡面丟嗎?

果然會不斷出現狀況的天爸啊!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喜歡的話可以到臉書「帶住三個仔女去台灣」按讚追蹤喔!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kfamilytw/

跟台灣生活習慣有關的文章還有這些:

合理嗎?香港夏天20度,台南26度!


2017年6月21日 星期三

呼吸空間 台灣香港不一樣

空間是一個既實在又虛無的概念,台灣人均居住面積是13.6坪,即477呎。而香港的公共房屋人均140呎,即4坪;香港的私人房屋會好一點,人均有175呎,即5坪。但台灣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居住空間,像台北只有人均6.3坪,不比香港好多少!

但我們不是討論居住的空間,我們想分享的是台灣與香港不一樣的呼吸空間。甚麼是呼吸?有的人認為娛樂是工作以外主要的呼吸,呼吸好,人才健康!

最近天爸天媽排除萬難,將天一、大天二、小三分別交給不同的朋友託管,終於可以一起去看盧凱彤在台南的小型音樂會,地點是民族路上的Seety新城視展演空間。


天爸天媽終日對着三個小孩,沒有多少機會看展覧看表演,所以根本從來不知台南有這樣一個好地方。場地不大,大概可以容納百多人吧,對於小型音樂會來說,是非常適合的場地。



天爸突然想起台灣到處的文藝展覧空間,就像最近台北的朋友在一家書店中,辦了一場畫展,地方不大,但高朋滿座,來看的人也是擠滿的!



同一家書店的地下室,也在舉辦一個小型畫展,是一位在外國念美術設計然後特意來台灣辦畫展的香港人。

香港以前也有很多這種地方,但最近香港政府以不同的名義去打壓,雖然不知政府背後真正原因,但香港這種呼吸空間已被打壓得近乎零了。香港生活壓力大,做文藝創作本身就很困難,所以近年不少香港文青都來到台灣,希望在不同的地方有所發展。

之前天爸天媽有一位舊同事,很愛畫畫,跟我們差不多時間來到台南,專心畫畫!她跟我們不一樣,她只是旅居,每三個月就要離境一次,也因為沒有居留證,所以生活上很多不方便。但她還是樂意來台南畫畫,住了一年,最後在一家咖啡室的二樓舉辦了畫展,為這次旅居畫下完美句號。





香港有一位漂亮的年輕女詩人,在台北開了一家以詩為主題的店,希望能在理想與現實間找到平衡點。這種店在香港應該不可能生存得到吧!

(取自《詩生活-詩人雜貨店》Facebook粉絲專頁)

回說盧凱彤,這位兩屆獲提名的金曲準歌后,她是香港人,最近已經長駐台北。台灣的呼吸空間,能讓她看看書聽聽歌坐在咖啡廳想事情。天爸與她識於微時,當時她是at17成員之一,記得是在一個電台活動中,聽到她們的歌聲,直有天籟之音的感覺,所以就邀請她們做專訪。那時候電視台還有空間讓非主流的歌手曝光,而這個訪問也是她們第一次在主流電視台出現。或許經過那麼久,她已經忘記了天爸這個擦身而過的人,但天爸看到她能健康地,回復自信地唱歌,與觀眾互動,已經感到很高興。


台灣的包容與空間,讓不同的文化能在此地落地生根。不少香港人因為實在透不過氣,而來到台灣重新出發,也有不少羨慕台灣的文藝空間,想來台灣湊湊熱鬧。旅居台南的畫家、外國念美術來台北開畫展的香港女生、女詩人、盧凱彤、天爸天媽⋯不同的人來到台灣,終於能夠好好地呼吸,同時也豐富了台灣呼吸的空間與內涵。


(還有高雄、屏東、台東場可以去看喔!)

娛樂有很多種,不同的娛樂都能讓人呼吸。呼吸舒適,才能健康。希望有一天,香港能回到那個很自由的空間,一如70-90年代般百花齊放,讓香港人能找到呼吸的、健康的生活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喜歡的話可以到臉書「帶住三個仔女去台灣」按讚追蹤喔!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kfamilytw/

跟台灣文化有關的文章還有這些:

盧廣仲說台語 不是天經地義嗎?


2017年6月14日 星期三

血汗薪水? 台灣人值得更好的待遇!

天爸聽聞台灣畢業生薪水很低,二萬多起跳,但心想年輕人辛苦幾年薪水就會漲啦,天爸也是這樣一路走來的。但天爸從來沒有想過,台灣的低薪是連幾年專業領域工作經驗,並且是相關科系碩士畢業也是如此。這份薪水,太對不起「專業」兩字了吧!

最近台南市美術館招募人才,天爸非常欣賞台南的文藝空間,心想台南市美術館必定是聘請一等人才,八卦看看會出多少薪水請怎麼樣的人。天爸真的從來沒有想到,一位要在美術界至少有4年實務工作經驗,並且是碩士畢業的專員職位,居然只得台幣四萬多⋯而副館長是台幣七萬多!

(台南市美術館,2018年7月啓用)

老實說,天爸看到台南市美術館的招聘條件,真的是有點失望,這個薪水怎麼可能請到一等人才?我們說的人才,是全世界都渴望得到的那種,而不是一個學歷與工作經驗剛好符合要求的求職者。這個薪水會讓人拼了命為美術館打江山?這個薪水能讓人把自己的生命無條件地付出?還是,美術館只是想在政府的規範下,請到一個符合這個職位的人而已?

台南市美術館,算是政府支持的機構吧,就是說在台灣政府的規範下,一個如此專業不是你我他隨便能應徵的職位,就是值以上這些價錢。天爸真的為「專業」二字感到莫名的傷感。如果連政府都如此招待專業人士,私人機構出手或許就更低一些了!那如果私人機構都付得起比較好的薪水,那到底又是怎樣的人會為台南的美術空間打拼未來?

有一次天爸跟台灣的朋友談到香港的公務員,香港政府會每年統計私人機構的各級薪酬,然後以此為標準定出一個具吸引力的薪水,吸引人才進入政府機構工作。香港政府的概念是,要請到最優秀的人進入政府機構,不然行政效率不佳會減弱香港的競爭力,香港競爭力下降會讓資金出走,就會嚴重影響香港的營商環境與就業市場。當人才在私人機構以外有更好的選擇時,私人機構如果想留住人才,當然也要提出更吸引的條件,確保人才不被政府或其他機構拉走。對員工來說,這是非常好的良性循環。

天爸不懂台灣的公務員薪資是如何調整,但如果台南市美術館付出的條件與政府機構相若,那也難怪台灣人會說自己薪水很血汗⋯當不少香港人羨慕台灣東西價廉物美之際,但以我們一家生活快兩年的體驗,其實台灣生活費沒有真的很便宜,尤其是以台灣的薪酬作衡量,更可以說生活費很貴。

身邊不少朋友說,台灣人很會追求CP值。但如果薪水的CP價是比低價來拼出來,就真的太可惜了。台灣人都很優秀啊,真的值得更好的薪水。薪水,是自身價值的一種肯定啊,台灣人不要害羞,努力追求更優越的就業條件吧!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喜歡的話可以到臉書「帶住三個仔女去台灣」按讚追蹤喔!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kfamilytw/

跟台灣職場文化有關的文章還有這些:

奔跑吧,上班族!




2017年6月7日 星期三

盧廣仲說台語 不是天經地義嗎?

最近一段盧廣仲與蔡振南三分半鐘台語「一鏡到底對罵戲」,在網上熱傳,大家都讚二人演得好!天爸看片段後無甚反應,但是看到一篇評論說「台語影視需要更多這樣水準的劇本和演員,才有可能減緩台語滅亡的速度」,讓天爸大吃一驚:台語在滅亡嗎?

(翻拍自《花甲男孩轉大人》網上片段)

不少朋友知道我們家從香港移居台南,第一反應是:你聽得懂台語嗎?

天爸語言能力不好,大概只聽懂一到兩成,就是聽不懂啦!天媽比較有才華,無師自通大概也聽到四到五成。天一最厲害,或許平常在學校有用到台語,所以回家後有時候也會衝口而出說一兩句台語⋯天爸完全聽不懂,幸好天媽會翻譯一下。

有關我們家與台語的趣事,就像日常生活中,只要天爸說話,對方都會用國語對答,這是與天爸相處的人非常自然的反應。但是同一人與天媽說話,對方很自然就會講台語,就算天媽表示聽不懂台語,對方也是說兩句國語就自動轉回台語,這情況在天爸身上從來沒有出現過!

就因為我們一直生活在台語與國語並用的環境,所以我們一直認為台灣人說台語是自然不過的事。但當天爸看到有台語專家拿盧廣仲的台語來研究,一邊大讚盧廣仲台語說得不錯,但同時又說他有些語語使用不恰當,天爸就會出現一個疑問:盧廣仲說台語,不是天經地義嗎?一個台灣人的台語,為甚麼還會有分對錯?

天爸突然想起工作的時候,曾經有人說自己的兒子不太會台語,用詞與語氣不對,所以與長輩難以溝通⋯那時候天爸沒有想到甚麼,但與盧廣仲事件一併起來,才想到台語即使在南部,或許也已經不是年輕人常用的語言了!有朋友說,台灣學校都用國語教授國文,加上校內風氣以說國語為主,所以幾代下來年輕人就不常說台語了!也有朋友說台灣以國語獨尊,有時候夫妻間是用台語,但跟孩子就自然地轉用國語溝通,似乎對未來的希望都寄託在國語身上。

(粵語非常能表達不同情境或情感,這是國語難以比擬的。
圖片取自以下連結:
http://blog.xuite.net/richieskchan/hkblog/122663603 )

但奇怪的是,香港學校曾經也是以英語為主,香港有些父母也會以英語與小孩溝通,但並不會因此而令香港人的粵語變差。是因為以前香港的中文課是以粵語教授的原因嗎?是因為香港日常生活以粵語為主嗎?是因為香港的娛樂作品以粵語演出哼唱嗎?所以使香港與台灣在過去幾十年母語使用及保存上,出現這些差別嗎?

在香港,雖然國語的重要性與日俱增,但粵語依然是香港人的不二之選。一如正宗的廣州人,寧願冒險上街遊行也要高舉「屌哪媽!頂硬上!」的標語捍衛母語。我們一家雖然移居台南,但在家中天爸天媽堅持小孩要講粵語,這是我們文化上的根。

可是聽說最近香港有些學校以普通話教授中文成績較好的學生,讓大家覺得以普通話學中文是較優等的。有些家長會誤以為普通話/國語學中文,會有利寫作,所以強要小孩以普通話學習中文。也有些學校有一半的學生是來自中國,所以同學間以普通話溝通為風尚。回想以前港英年代,香港人可以保存粵語文化;而50年後,或許香港人已經不能很精準地用粵語溝通,哪一天我們會驚訝香港年輕演員居然會以流利的粵語演出,還研究這個香港年輕演員的粵語可以有何改善之處⋯

真不希望這一天會出現。有些東西是命根,不只50年,應該要代代相傳地保存在生活之中,直至永遠!

粵語也好、台語也好,只要是母語,都要好好加油,不要讓最珍貴的根丟失!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喜歡的話可以到臉書「帶住三個仔女去台灣」按讚追蹤喔!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kfamilytw/

跟台灣文化有關的文章還有這些:

台灣的學校是這樣的!


當然還有很多有趣文章,等待大家發掘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