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跟台灣的洗手間到底有何差別?我覺得主要有三大點!
首先是對洗手間的稱呼。我二十年前初到台灣的時候,看到洗手間外的這一組字,真是完全不懂其意思,甚麼是「盥洗室」?我對「盥」這個字不懂其意思,連國語/粵語發音都是摸不着頭腦。
那時候我只是人云亦云地有邊讀邊有字讀字,將之念成「盤」。後來認真查一查字典,才知道這一字的粵語讀音是「鑵」,而國語讀音是guàn。「盥」意思是洗手,盥洗室的意思就是讓你洗手的地方,引申成洗手間之意。
「盥洗室」在台灣很常用的,不少地方都是用「盥洗室」這個稱呼。我想不少香港人應該跟我一樣,只能猜出此處是洗手間,卻不知讀音及出處吧。
台灣廁所與香港廁所另一個差別,就是台灣廁所之乾淨程度,應該是香港難望其項背!
台灣有些地方的洗手間是要收費,我想是為付清潔工薪水吧,這種洗手間必定乾乾淨淨,花一點小錢就能享用乾淨的洗手間,我覺得是物超所值啦!
但是台灣連一般的公廁也能做到乾淨無異味,廁所地上沒有絲毫水跡,實在是神奇。香港的公廁即使有駐場清潔工,也難以整潔如斯,地上永遠是濕的,有的公廁更有污泥,每次進入香港公廁,都是勇氣的考驗!所以我實在很佩服台灣人對洗手間整潔的執着!
最神奇是連大型活動期間的臨時流動洗手間,也稱得上是乾淨的。
我有一點潔癖,不喜歡廁所地上有水跡,所以如非必要,幾敢肯定不會上這種臨時流動洗手間。但在月津港燈會的時候,天媽上完這種流動廁所後,馬上帶着狂喜之情猛讚,並毫不猶豫地帶小孩上廁所。我依然半信半疑,後來到蘭花展時,好奇到底能有多乾淨,就進去看看。雖然難免有點污水,但整體而言比香港的好十萬九千里,至少我還是很安心地上完廁所!
至於台灣廁所最後一個與香港不同之處,就是對男性私隱的重視程度!先看看以下這一張照片,是高雄小港機場的男洗手間。
台灣不少洗手間,都與這個洗手間一樣,從門外是可以輕鬆看到尿盤的情況。試想如果有男生正在小解,門外的人也是能輕易看到其舉止。有幾次我原本想用尿盤小解,但因為門外的人太多而打消念頭,寧願使用座廁以保私隱。
而香港的男廁比較注意到男性私隱的問題,一般都有間隔牆或屏風,將尿盤與大門分隔開。即使受地方所限未有任何屏風設計,大家都會習慣關上廁所門,以免門外的人能看到廁所內情況。
由此令我想起兩件事,都是二十年前來台灣念書時的舊事。那時候我念僑大,是一所專門讓海外僑生與台灣學制接軌之先修班。我們都住進宿舍,分有男宿及女宿。女宿廁所與一般公共廁所相若,但我們男宿有一個特別之處,就是洗澡的地方是全公開的,十多個男生你看着我、我看着你,大家齊齊洗白白!老實說,真的很尷尬,是不是至少弄一個浴簾,讓彼此有一個私隱空間比較好呢。男人之間能如此肉帛相見,或許是台灣的習慣吧(但女生就沒有這習慣喔)⋯
令我想起的另一件事,是當年我們要來台北,必須乘坐客運至北門站。當時的北門站有一公共廁所,只有兩個尿盤與一個座廁,男女共用,座廁的門外就是尿盤。大家可以想像,當男生小解之際,女生一直在後面出入廁格。當時不只我們男生尷尬,連女生都感到害羞。如果女生非要上廁所不可,就要我們男生站在外面,保證沒有人入內,她們才敢進廁所解決。
而從私隱一事引申而來,就是男廁應該由男生抑或是女生清潔?台灣好像以女性為主,有時候正在小解,清潔阿姨會走進來左擦右抹,我只好急急解決,馬上洗手離去。香港公共洗手間的男廁,一般都請男人清潔,以免女清潔工進入男廁引起彼此尷尬。即使資源有限非請女工清潔不可,女工進入男廁前都會大聲詢問廁所內有沒有人,是否可以進內。不然就放一個牌,請大家使用別的廁所,待男廁內無人時才進去清潔。
有關台灣的廁所,其實還有很多可寫之處,例如台灣比香港多親子廁所,這是人人稱好的。又例如台灣的廁格內會放垃圾筒,以免廁紙塞住污渠,就讓不少香港人難以習慣。聽說台灣開始推動「性別友善」廁所,在男廁與女廁旁邊,多加一個不分男女均可使用的廁所,聽說爭議不少,但我認為很酷,方便不少有此需要的朋友,也是一件好事。有人說廁所最能反映當地文化,從洗手間這個角度看,大家能否認同台灣文化呢?
除咗日本之外 台灣的廁所乾淨程度真係令香港望塵莫及!!起碼你唔使屙得左閃右避!!!
回覆刪除台灣的男廁就算沒有在門邊,也會在洗手台這邊裝大鏡子的,照樣看得到一排小便斗,……怎麼說呢,不管是不是有意,我自己有年幼的兒子,可以感受這種算是安心的設計,兒子小小就執意要進男廁,媽媽不能跟進去,如果門外處稍微可以瞄到,便不用執意帶小男孩進去女廁,不然孩子真的會反抗,畢竟不是每個地方都有無障礙的廁所可以使用,
回覆刪除我也是覺得奇怪 台灣男生的隱私真的好像看不用錢的?
回覆刪除但最令我尷尬的是
台南好市多的男廁!!!
還是美國企業更不羈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