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個城市都有不同的馬路文化,有的長有的闊,有的直有的左彎右曲。台南的馬路都窄窄的,在中西區市中心內,不少主要的馬路都是四線來回,即上下各雙線行車。雖然如此,台南平常不會塞車,我從城市的一邊到另一邊,也是二十分鐘左右的車程,老房子不高、立面的雕花各具特色,有時候轉個彎,又是一處古蹟,最是賞心悅目。
台北的馬路最繁忙,八線來回即是上下各四線行車是等閒事,而且交通規舉最要留神。像我們在台南平常左轉右轉都是隨心所欲,但在台北的繁忙路段是不能左轉,得多開一個路口,然後再右轉右轉右轉,才能直駛至想要進入的街道。另外台北會有單向馬路,仁愛路與信義路一條往東,一條往西,當我們要轉進這兩條馬路,就得留神會不會逆向,更要留意應該靠左還是靠右,不然轉到別的路上就麻煩了。到台北跑一趟,就是開車者理性邏輯的大考驗,像計數算術稍一出錯,就難以挽回。
台中的馬路像一隻蜈蚣,台灣大道是一條超大型的馬路,但左右兩邊的馬路又窄又彎,不太好走。像我們家每次到台中,都是先認出台灣大道的方向,這樣就知道自己身處何方。但我們對台灣大道又愛又恨,愛的當然是其光鮮形象,但恨的是塞車之苦,有時候在台灣大道上一塞就是十多分鐘,我們不是台中人,不敢亂走旁邊的路,就只好呆在台灣大道的車水馬龍之中動彈不得。
相比之下,高雄的馬路闊度比較平均,而且格局工整,容易知道自己身處甚麼地方。高雄車很多,但我沒有遇過塞車。就算是塞車,都是從國道下來的時候才會遇到,下了橋之後就暢通無阻。
以上城市的馬路各有特色,但稱不上大氣!怎樣才算大氣?那得要說我去台南白河林初埤木棉花步道說起!話說我們來到林初埤木棉花步道,一逛就是兩個鐘頭,時值黃昏,問題來了,我們去哪裏吃晚餐好呢?
因為白河比較接近嘉義市,所以就開車到嘉義市找餐廳,車子一進城,走進世贀路、自由路⋯天啊!是來回十線的馬路,即是上下各五線車道,而且還劃分中間來回六線,兩邊各一條樹蔭道分隔出雙線的岔道。老實說,不少城市也有這種規模的馬路,但當我們的車子行駛時,這一條大馬路其實就只有幾台車。是因為我們在星期天的晚上經過,才會那麼少車嗎?平日這一條馬路是不是車水馬龍繁忙得透不過氣的呢?一個城市能劃出如此大的馬路來讓幾輛車走,是推平了一整座城市興建的嗎?還是砍清一整排樹林而建的呢?
當然我不會有答案,我只知道當我們一台車在如此空盪盪的十線馬路上奔馳,我覺得這個城市的這條馬路,至少讓我突然有變大氣的感覺!(晚上沒有拍照,結果沒辦法讓大家看到這條超大氣的馬路,到底是長甚麼樣子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