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8月19日深夜,我們一家五口,提着14箱行李來到台南,開始了人生大冒險,為的就是要讓小孩接受華德福教育;
2016年8月19日凌晨,我們一家五口,提着1箱行李回到香港,為的是過兩天到澳門賀外婆90歲大壽。
沿飛機樓梯走至停機坪踏進香港,我們是回到了家?抑或是我們回到了家鄉?才一年,我發現我與這個生活大半輩子的城市之關係,有着莫名奇妙的變化。
甚麼是一年?一年可以短得看不出改變,例如大天二好像沒有長大過一樣,依然是佻皮、機靈且過份活潑的大男嬰!
當然一年也可以變化萬千:
一年就是天一從只會一點點國語,到現在說非常標準的國語!
一年就是小三從只有四個月的嬰兒,到現在是16個月大的超可愛小女孩!
一年也足以讓我們對未來充滿問號!一年前,我們為了小孩接受華德福教育,而放下手上的一切,離開舒適圈,迎接難以預計的未來。而當未來慢慢變成昨天的歷史,你終於發現以前手上的一切成就與技能,原來只要換個時空,就像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。
香港機場依然是那麼冷冰冰,為每一個來港的遊客表達香港的冷峻與帶點過氣的現代化。
早上與家人去了飲茶,中午到茶樓與舊同事/好朋友聚餐,晚上與舊鄰居到茶樓吃晚飯⋯一日三餐都在茶、點心與粵菜之中渡過,熟悉的味道,吵雜的人聲⋯昨天還是一年前的記憶,今天就活生生就在眼前。
在過去的365天之中,我不只一次對着小孩在想:
如果我們還在香港的話⋯
如果我還是在香港上班的話⋯
如果我還是住在那個有前後花園的房子的話⋯
當然世事沒有如果,我也很快就從如果之中回到現實,現實是甚麼?
有時候現實就是鹽油醬醋、就是學費、就是租金!
有時候現實就是陪伴小孩的時間、就是理想中的教育、就是舒適的房子!
更多時候,現實就是矛盾,既想實踐,又想舒適。
平平安安地度過了第一年,而此刻我們要想未來一年,甚至是未來二十年。
謝謝大家過去一年的陪伴,讓我有動力把文章寫下去,為我們一家紀錄下一段又一段必然會忘記的記憶,與及記下當時當刻對台灣人事物的一些想法。
經歷一年之後,我覺得應該要再次脫離現在的圈圈,為人生添加更多動力!未來一年,我除了會繼續寫我對台灣的一些看法之外,更會嘗試用另一種方式告訴大家,到底我還沒有來台前,心中到底在掙扎些甚麼?!
2016年8月19日 星期五
2016年8月7日 星期日
來到農曆七月,感覺台灣在慶祝聖誕節了⋯
幾天前,我們一家去逛超市,裏面一片旗海寫着「中元節」,我不明所以地問天媽甚麼是中元節,天媽報以一個不可思議的眼神,意思大概就是「你怎麼會不知道?」。
「不知道就不知道嘛!」我還是不懂!
天媽怪責狀:「農曆七月啊!你以前在台灣念書是幹嘛的!」
原來台灣到農曆七月,稱這段鬼門關開的時期為「中元節」。香港好像沒有這種說法,一般都說「農曆七月」、「七月十四」、「鬼節」⋯在七月十四鬼門關開的時候,凡人要備酒菜到街頭拜祭遊魂野鬼,在路邊曬酒水與銅錢。我小時候就超期待這一天,因為媽媽飯前會先留起部份飯菜,晚飯後帶我們到公園外燒香敬拜。小孩當然趁這難得機會,在公園跑跑跳跳,當有人丟銅錢時,小孩們就會一湧而上,在地上忙着撿銅錢,有時候媽媽會制止,但一般來說我們東奔西跑,她也管不了那麼多了!
這個月會有盂蘭盛會,來台灣前我家住近郊,或許因為鄉紳有地有錢,所以盂蘭盛會場面浩大,可坐千人的大型竹棚臨時舞台,每晚都會請藝團來演大戲,前排座位規定不能坐人,事關要請這個月的「貴賓」上座欣賞娛樂!竹棚舞台外,是一攤又一攤的臨時攤販,有賣碗仔翅的、有賣烤魷魚的、有賣甘䉀的、當然也有咖哩魚蛋的⋯各樣美食都放在小推車上,攤販叫賣,熱烈非常,這在香港已經不常見了!
回說我們在超市看到「中元節」三字,當然表示在超市有賣「中元節」的拜祭用品,我看看那面中元節的旗子,怪了⋯是不是聖誕節快到了,怎麼會有商家以聖誕節普世歡騰的氣氛,來哄大家來消費?
再仔細一看,台灣的祭品好有趣喔!鳳梨酥、餅乾、紫菜⋯
然後回頭看另一區,都是一箱一箱的泡麵,用泡麵來拜祭,好特別喔!
還有一些零食推出開運箱來「慶讚中元」,哈哈哈哈,這真的是聖誕節來了!
最有聖誕Party概念的,莫過於汽水啤酒飲料了!不是只用素飯米酒嗎?台灣的拜祭觀念真的跟香港完全不一樣喔!
最後,終於看到比較傳統的拜祭用品出售!香港好像也沒有用這些糕餅拜祭的,當然也不會用到臘腸了!
我把這些驚人大發現趕緊告訴天媽,天媽一個不屑的眼神瞄了我一下,冷冷地說:「台灣人拜祭完,這些都會拿回家吃的!」
把祭品拿回家吃?把祭品拿回家吃?把祭品拿回家吃?不會吧!到底是天媽故意亂說一通嚇我?還是真有其事?我不敢再問下去,很怕衝擊太大會受不了!
「不知道就不知道嘛!」我還是不懂!
天媽怪責狀:「農曆七月啊!你以前在台灣念書是幹嘛的!」
原來台灣到農曆七月,稱這段鬼門關開的時期為「中元節」。香港好像沒有這種說法,一般都說「農曆七月」、「七月十四」、「鬼節」⋯在七月十四鬼門關開的時候,凡人要備酒菜到街頭拜祭遊魂野鬼,在路邊曬酒水與銅錢。我小時候就超期待這一天,因為媽媽飯前會先留起部份飯菜,晚飯後帶我們到公園外燒香敬拜。小孩當然趁這難得機會,在公園跑跑跳跳,當有人丟銅錢時,小孩們就會一湧而上,在地上忙着撿銅錢,有時候媽媽會制止,但一般來說我們東奔西跑,她也管不了那麼多了!
這個月會有盂蘭盛會,來台灣前我家住近郊,或許因為鄉紳有地有錢,所以盂蘭盛會場面浩大,可坐千人的大型竹棚臨時舞台,每晚都會請藝團來演大戲,前排座位規定不能坐人,事關要請這個月的「貴賓」上座欣賞娛樂!竹棚舞台外,是一攤又一攤的臨時攤販,有賣碗仔翅的、有賣烤魷魚的、有賣甘䉀的、當然也有咖哩魚蛋的⋯各樣美食都放在小推車上,攤販叫賣,熱烈非常,這在香港已經不常見了!
回說我們在超市看到「中元節」三字,當然表示在超市有賣「中元節」的拜祭用品,我看看那面中元節的旗子,怪了⋯是不是聖誕節快到了,怎麼會有商家以聖誕節普世歡騰的氣氛,來哄大家來消費?
再仔細一看,台灣的祭品好有趣喔!鳳梨酥、餅乾、紫菜⋯
然後回頭看另一區,都是一箱一箱的泡麵,用泡麵來拜祭,好特別喔!
還有一些零食推出開運箱來「慶讚中元」,哈哈哈哈,這真的是聖誕節來了!
最有聖誕Party概念的,莫過於汽水啤酒飲料了!不是只用素飯米酒嗎?台灣的拜祭觀念真的跟香港完全不一樣喔!
最後,終於看到比較傳統的拜祭用品出售!香港好像也沒有用這些糕餅拜祭的,當然也不會用到臘腸了!
我把這些驚人大發現趕緊告訴天媽,天媽一個不屑的眼神瞄了我一下,冷冷地說:「台灣人拜祭完,這些都會拿回家吃的!」
把祭品拿回家吃?把祭品拿回家吃?把祭品拿回家吃?不會吧!到底是天媽故意亂說一通嚇我?還是真有其事?我不敢再問下去,很怕衝擊太大會受不了!
2016年8月1日 星期一
意想不到地認真的台灣泡麵
沒想到這一張吃泡麵的照片放到FB,會引起香港的朋友們一陣哄動,大家像是嗅到那香味,嚐到那滋味⋯平凡的一個泡麵,原來滿載香港人對台灣的羨慕!
這個碗麵不過是有一天,我們一家五口到高雄機場接機,想隨便吃點東西,可是在便利店冷藏櫃前徘徊很久,飯團與三明治吃太多,已經不想再吃了⋯反正就是想不到想吃甚麼。突然看到有一排即食碗麵,其中一個是我以前念書的時候,很想吃但因為太貴,所以永遠捨不得買來吃的,心念一動,就買來試試看,算是一圓心願!
我小心奕奕地把上面的蓋子掀開一小角,取出幾包調味包、材料包之類的,居然還會有肉在裏面。加熱水後急不及待就分享到FB。結果香港朋友們馬上留言,大部份為這碗麵有「真肉」而感驚嘆,也有說這個太好吃而買了一箱回香港吃⋯
近年香港人也很迷台灣的泡麵,首選當然是花雕雞麵,不斷有朋友說想買,我們也四出搜羅,可是這泡麵可遇不可求,超市長期缺貨,即使是有也是很快一掃而空。我曾經寄了幾包給我媽吃,她吃了之後大讚好吃,沒想到泡麵裏居然會有肉,而且湯底非常香甜,她為免浪費,馬上在家裏找來別的麵條,加在湯中再煮一煮,回味再三呢!
另外一款非常受歡迎的,就是古早風味蚵仔麵線!在超市也是長期缺貨,聽說因為其正宗口味,所以不少台灣留學生,都會帶幾包出國以解思鄉之愁。我曾經試過,非常真材實料,一包煮出來居然有兩三人的份量,而且味道真的跟攤販賣的一模一樣,很神奇呢!
二十年前在台灣念書的時候,零用錢非常少,經常以泡麵充饑,大多是最便宜的肉燥麵、炸醬麵之類⋯那時候十多歲,總要買特大號,不然吃不飽。那味道是怎樣的?反正就是泡麵的味道,那時候狼吞虎嚥的,便宜又飽就可以了!
成家立室後,已經很少吃泡麵,加上香港本土的泡麵,選擇一直很少,亦不會像台灣的泡麵,裏面會有真肉,從小至大都是「出前一丁」「福字麵」「公仔麵」「超力」,90年代曾經很流行日本「合味道」杯麵,大有取代「出前一丁」之勢,但後來不知為甚麼,沒多少人吃杯麵了。而香港本土的即食麵,除此之外好像已經沒有再多的選擇。或許是因為這樣,所以台灣泡麵突然在香港走紅,不少超市都有入口。
說回在高雄機場吃的碗麵,當我掀起蓋子,撲鼻迎來那股香味,我知道一堆味精跟沒營養的東西已經在等着我了!人愈大吃得愈講究,泡麵只求方便充饑,像我這種人到中年的卻有違目的,嫌三嫌四。反而是在旁的天一吃得很興奮,覺得很新鮮好奇,一口一口竟把我的碗麵都吃光了!
天一才七歲就吃到老爸一直嫌貴的泡麵,這種算是幸福嗎?
這個碗麵不過是有一天,我們一家五口到高雄機場接機,想隨便吃點東西,可是在便利店冷藏櫃前徘徊很久,飯團與三明治吃太多,已經不想再吃了⋯反正就是想不到想吃甚麼。突然看到有一排即食碗麵,其中一個是我以前念書的時候,很想吃但因為太貴,所以永遠捨不得買來吃的,心念一動,就買來試試看,算是一圓心願!
我小心奕奕地把上面的蓋子掀開一小角,取出幾包調味包、材料包之類的,居然還會有肉在裏面。加熱水後急不及待就分享到FB。結果香港朋友們馬上留言,大部份為這碗麵有「真肉」而感驚嘆,也有說這個太好吃而買了一箱回香港吃⋯
近年香港人也很迷台灣的泡麵,首選當然是花雕雞麵,不斷有朋友說想買,我們也四出搜羅,可是這泡麵可遇不可求,超市長期缺貨,即使是有也是很快一掃而空。我曾經寄了幾包給我媽吃,她吃了之後大讚好吃,沒想到泡麵裏居然會有肉,而且湯底非常香甜,她為免浪費,馬上在家裏找來別的麵條,加在湯中再煮一煮,回味再三呢!
另外一款非常受歡迎的,就是古早風味蚵仔麵線!在超市也是長期缺貨,聽說因為其正宗口味,所以不少台灣留學生,都會帶幾包出國以解思鄉之愁。我曾經試過,非常真材實料,一包煮出來居然有兩三人的份量,而且味道真的跟攤販賣的一模一樣,很神奇呢!
二十年前在台灣念書的時候,零用錢非常少,經常以泡麵充饑,大多是最便宜的肉燥麵、炸醬麵之類⋯那時候十多歲,總要買特大號,不然吃不飽。那味道是怎樣的?反正就是泡麵的味道,那時候狼吞虎嚥的,便宜又飽就可以了!
成家立室後,已經很少吃泡麵,加上香港本土的泡麵,選擇一直很少,亦不會像台灣的泡麵,裏面會有真肉,從小至大都是「出前一丁」「福字麵」「公仔麵」「超力」,90年代曾經很流行日本「合味道」杯麵,大有取代「出前一丁」之勢,但後來不知為甚麼,沒多少人吃杯麵了。而香港本土的即食麵,除此之外好像已經沒有再多的選擇。或許是因為這樣,所以台灣泡麵突然在香港走紅,不少超市都有入口。
說回在高雄機場吃的碗麵,當我掀起蓋子,撲鼻迎來那股香味,我知道一堆味精跟沒營養的東西已經在等着我了!人愈大吃得愈講究,泡麵只求方便充饑,像我這種人到中年的卻有違目的,嫌三嫌四。反而是在旁的天一吃得很興奮,覺得很新鮮好奇,一口一口竟把我的碗麵都吃光了!
天一才七歲就吃到老爸一直嫌貴的泡麵,這種算是幸福嗎?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