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4月11日 星期一

公園是台灣最優美風景

大家有注意到嗎?你家十五分鐘步程內,應該會有一個公園!


還沒有來台灣定居前,就注意到台灣公園處處。大約五年前,自己獨個兒到台北閒逛,在台北東區的小巷之中,發現了一個公園,有些老人帶着小孩在公園遊玩,也有些長者在樹蔭下乘涼閒聊。當下覺得不可思議,在一個如此繁華兼昂貴的地段,居然能夠消費得起一個公園,真的厲害。繼續在東區逛,發現每隔幾條巷子,就會有一個公園出現!

那時候我覺得台灣最美的一道風景,就是這些公園了!甚至乎我每到一個公園,就拍下照片以作紀錄!如果設備是木造的,應該就是比較有歷史的公園,如果是塑膠的,應該就是近年才撥地興建。有的樹有三四層樓高,樹下的人必然是悠然自得。如果樹都是工工整整排成一排,明顯是新種不久的,你就可以幻想未來十年後,這裏會是何種風景。

作為一個見錢開眼的香港人,奇怪台灣為甚麼要在那寸土尺金的地段,興建那麼多公園呢?而且不只是格局較新的東區,即使是萬華這些老區,雖然公園數量不像東區多,但也算得上隨處可見。

最近我在一個公園裏看這個發生災禍時的「避難設施配置圖」,才恍然大悟,是不是就因為台灣天災滿多,所以就多設立一些公園作為避難處所呢?抑或是我的想法太實際,或許公園純粹就是一個讓民眾休息的地方。




其實這些公園不大,但一般設施都應有盡有,最簡單就是一個綠化的地方,有些椅子甚至是涼亭供人休息。地方稍為大一點的,就一定會有兒童的遊樂設施。如果再大一點的,一塊大草坪或是一個表演舞台,供大家有一些文娛的可能。

但也是有美中不足的,到台南定居後,會到家附近不同的公園溜小孩,但隨之而來的是一陣納悶,因為每個都近乎一模一樣,或許這個多一個鞦韆,那個多一組滑梯⋯但都是塑膠的、都是類似的組合、都是不會差太遠的規模⋯於是乎去A公園跟B公園,其實也沒有多少差別。或許對小孩來說沒有差,但我也觀察到,他們玩的時間愈來愈短,似乎這些硬體設備已經不能滿足小孩了!



現代的公園遊樂設施有足夠的欄桿保護小孩,但或許是太保護了,反而讓小孩的童心無所施展⋯一層一層的規限,小孩就像要先看過說明書,跟着設施的設定遊玩,但有玩到了,但樂趣就愈着玩的次數而減。

有一次去高雄機場,因為還有一些時間,為了溜小孩打發時間,就隨便在地圖上找了一個夠大、又離交流道近的公園,最後選了衛武營都會公園。天啊,這裏簡直是溜小孩的天堂!這裏沒有太過公式化的設施,幾座蝸牛狀的「小山丘」、一個大沙池、一些彼此用繩綁住的柱子⋯就這樣,小孩已經樂而忘返!




其實一個理想的公園,就應該有這些讓小孩任意發揮的設施,蝸牛小山丘可以玩躲貓貓、可以當滑梯、也可以是比試膽量的舞台⋯那天大天二就爬到最高處一躍跳下,而天一即小心翼翼地滑下來,各適其適,綠蔭處處,美不勝收,如此就成為大人小孩的夢想國度!





再細想,我最喜歡的林默娘公園,就是這種沒有任何設施的公園,只是一塊大草坪,喜歡放風箏的、玩吹泡泡的、走的、跳的⋯不拘一格。又想起巴克禮公園,整個公園就是一幅風景畫,遊人湖邊賞花、草地上或坐或躺看書、有些散步的與緩步跑的相遇,互相對望一笑⋯而小孩就淋浴於一個和諧的環境,對身心的益處不是比十座滑梯來得更好?

公園,應該是創意與人文的溫床,一個城市建設出一個怎樣的公園,就栽養出一個怎樣的城市格局、培養出怎樣的人文風景。我覺得台灣這方面做得很好,就讓我們的孩子在公園裏笑着成長吧!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